張繼峰,男,56歲,現為中交養護集團寧夏工程公司寧夏高速公路日常養護項目經理部設施維修隊隊長,曾獲2018年度寧夏回族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從1997年從事養護工作至今,他長期堅守在固原高速公路養護一線。23年來,他披星戴月、風雨無阻,吃苦耐勞、潛心鉆研,如今已是養護行家里手的他帶領著一批又一批年輕養護工作者,依舊奮戰在高速公路防滑保暢一線。

每到冬季,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固原,氣溫都會下降至零下十多度甚至零下二十多度,形成季節性凍土。在更換波形護立柱時,凍土經常和巖石一樣堅硬,樁機工作非常困難,需要人工開挖一定深度進行輔助作業。為了確保過往車輛行車安全,張繼峰經常是換完一根立柱就汗流浹背、渾身濕透,寒風一吹,汗珠便會凝結在眉毛、胡渣上,冷得他渾身打顫。而他咬牙一干就是好幾個小時,從未耽誤過任何維修工作。他深知,在高速公路上,護欄板就是司乘人員生命安全的保護板。

近年來,隨著高速公路車流量激增,冬季交通事故易發多發。每次事故發生,張繼峰總是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及時修復被損壞的波形護欄、橋梁扶手、防眩網以及標志牌等。通過不斷總結經驗,他創造了一套快速更換護欄板的方法,并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極大地提高了護欄板的更換速度。
作為高速公路養護戰線上的一名“老兵”,不管平常工作有多忙,他都堅持學習“充電”,利用業余時間加強理論學習,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他熱心培養學徒,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藝毫無保留地教給年輕人,培養更多的工作能手加入到公路養護中來。他經常對年輕的同事說:“個人的得失微不足道,只有奉獻社會,服務人民大眾,我們的人生才有價值。”這是張繼峰語重心長教導年輕人的話語,也是他多年來無私奉獻的精神傳承。正是在他的悉心教導和帶領影響下,許多經他指點過的年輕人,都能一絲不茍地在平凡的崗位上踏實工作,承擔起公路防滑保暢的使命職責。

對伴隨自己工作多年的養護機械,張繼峰有著深厚的感情。休息時的他閑不住,經常一個人去車庫里檢查,把機械部件擦得锃亮。每次大型任務結束后,他都對機械進行一次全面保養。這個良好的習慣,他一堅持就是二十余年。每逢重大工作任務期間,他總是起早貪黑,風里來、雨里去,疏通涵洞、補缺里程碑、更換百米樁……每一項工作他都用心去做,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

2020年春運期間,固原地區迎來持續強降雪天氣。由于天氣寒冷,道路上的積雪被車輛碾壓后變得異常堅硬,清除工作特別困難,每段道路都需要除雪車往返好多次才能清除干凈,遇到特別堅硬的區域必須先敲碎冰面才能完全鏟除。為確保道路交通恢復暢通,張繼峰駕駛除雪車每天連續工作10余個小時,正是他專注忘我、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確保了除雪保暢任務出色完成,他也以甘做“鋪路石”的執著精神感動著過往的每一位司乘人員。
流逝的是年華,綻放的是美麗。張繼峰,千千萬萬高速公路養護人中的一員,將青春和汗水揮灑在高速公路養護一線,用實際行動展現出新時代中交養護人的精神風貌。他用二十年如一日的堅守,踐行了養護人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鋪路石”精神。
|